磴口县 - 区域概况
磴口县位于巴彦淖尔盟西南部。东连杭锦后旗,北与乌拉特后旗接壤,西靠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南隔黄河与伊克昭盟杭锦旗相望。面积4166.6平方公里。人口11.53万,蒙古族0.42万人,其他少数民族0.97万人。辖7个乡、3个苏木和2个镇。县人民政府驻巴彦高勒镇。全县辖二乡四镇二苏木,县政府所在地巴彦高勒镇。境内还驻有中国林科院磴口沙漠林业实验中心及农管系统四个国营农场等。全县总人口12.0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48万人;有蒙、汉、回、满、藏、朝鲜、达斡尔等16个民族。汉族人口11.06万人,占总人口的91.8%;蒙古族人口0.42万人,占总人口的3.5%;其他少数民族人口0.57万人,占总人口的4.7%。
汉代曾置临戎、三封、窳浑3个县。后植被破坏,黄沙吞噬,成了北方少数民族游牧地。清代为蒙古族阿拉善王爷的莱食地,俗称王爷地。1929年置县。1960年改设巴彦高勒市。1964年撤市复设蹬口县。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曾为巴彦淖尔盟行政公署所在地。
地貌明显分为三个部分,东北部为河套平原,地势乎坦,海拔1950米左右;西北部为狼山山地,最高海拔2046米;其余地区是沙漠半沙漠,是乌兰布和沙漠的东北边缘。黄河流经东南边缘,全县大部分地区能引黄自流灌溉。有大小湖泊18个,水面2.25万亩。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7.4℃,年降水量148.6毫米,无霜期130天。
磴口县历史悠久,秦统一中国后,属新秦地。汉时属朔方郡,已是“数世不见烟火之警,人民炽盛,牛马布野”的繁荣垦区。清初,磴口地区即属阿拉善王爷封地,乾隆年间地方手工业和商业相继兴起,选定磴口为吉兰泰食盐外运码头,“磴口”一名缘此而来。1929年1月南京国民政府批准设县。
解放后,磴口曾先属宁夏,后归甘肃,1956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1958年,巴彦淖尔盟与河套行政区合并,仍称巴彦淖尔盟,盟政府设在磴口县巴彦高勒镇。1971年,盟府迁址临河,磴口为其所辖。[1]
磴口县 - 行政区划
磴口县 - 历史沿革
1929年设县,因磴口镇得名。
磴口县辖4个镇、2个乡、2个苏木:巴彦高勒镇、补隆淖尔镇、协城镇、隆盛合镇、渡口乡、公地乡、沙金套海苏木、哈腾套海苏木。[2]
磴口县 - 地理气候
磴口县 - 矿产资源
磴口县 - 农业发展
农业主要分布在沿黄河的平原地带上,土地肥沃,水利资源丰富。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糜黍等。1990年粮食产量49950吨。经济作物主要有甜菜、葵花籽、酒花等。闻名中外的河套蜜瓜(华来士),该县所产质量最佳。牲畜有羊、牛、马、骆驼等。1990年农业总产值11625.1万元。1998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47025万元。在植树造林、治理沙漠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工业上有电力、化工、建材、农机、塑料制品、皮毛加工、地毯等门类。1998年工业总产植4337万元。包兰(包头至兰州)铁路、包银(包头至银川)公路横贯县境东南部。1958年建成的三盛公
隆盛合镇桃来村是磴口县最大的玉米制种生产基地。今年,全村共种植订单玉米4000多亩,占全村耕地面积60%,桃来村农民周文武今年种了30多亩制种玉米,河北“三壮”种业公司按每公斤2.8元的价格收购,每亩地的收入达1500多元。
过去,磴口县农民种地各自为阵,种的都是“花花田”,农业生产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优势不明显,形不成农产品集聚效应和品牌效应,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近几年,磴口县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科学规划区域种植布局,优质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形成“一品一村,一乡一业”的发展格局。在“一村一品”建设过程中,该县充分发挥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按照“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全力加快“一村一品”发展步伐。
磴口县 - 特色旅游
磴口大草原
磴口丰富的旅游资源
蒙古语意为有山洞的庙。位于巴盟蹬口县沙金套海苏木境内的狼山中,是内蒙古地区红教派喇嘛唯一的活动场所。庙宇始建于1798年,藏名为“拉西仁布戛定林阿贵”,故简称阿贵庙。